這種脫脂-磷化“合一”工藝,在國內外都有應用:還有一類高游離酸度(含有較高濃度的磷酸)的輕鐵系磷化,同樣形成輕鐵系磷化膜,它同時還可以兼顧除油除銹功能。這種輕鐵系除油除銹磷化液與那些不水洗型“合一”、“合一”有著本質區別,真正形成了輕鐵系磷化膜。常溫低溫鋅系磷化是使用非常廣泛的一種磷化工藝,特別是在家用電器行業,低溫鋅系磷化完全占有統治地位。甚至在汽車行業,低溫鋅系磷化也占有一定的比重。常溫低溫鋅系磷化一般需要膠體鈦表面預處理,一則細化磷化晶粒形成薄型磷化膜;則提高磷化成膜速度。
磷化膜外觀應為結晶致密、連續均勻的淺灰到深灰色膜,對于輕鐵系磷化應為連續彩色膜。輕微的水跡,鉻酸鹽痕跡、輕微掛灰現象,由于熱處理焊接及加工等表面狀態不同造成的磷化膜缺陷。對于下述則是不允許出現的缺陷:磷化膜出現泛黃生銹、磷化膜疏松、磷化露底局部無膜,嚴重掛灰。
據報道,低鋅磷化與陰極電泳配套性好,可充分發揮陰極電泳的優勢。在發達國家,高檔一些的汽車大都采用低鋅磷化。一般在低鋅磷化液中還加入少量Mn2+、Ni2+,一則是為了提高耐蝕性,則是為了能形成顆狀磷化晶粒的磷化膜。純錳系磷化在涂裝行業應用不多,它主要用于防銹與潤滑。在涂裝行業鋅錳系磷化有一定的市場,磷化膜的顏色要比鋅系深。常規鋅錳系磷化槽液主要是由酸式磷酸錳(商品名馬日夫鹽)和硝酸鋅組成,利用硝酸根作為促進劑,也可加入ClO3-、NO2-提高磷化速度。
對于漆前磷化的檢驗指標及方法也可參照GB 11376-89《金屬的磷酸鹽轉化膜》。因此,從標準的規定檢驗項目看,漆前打底用磷化應該是致密、均勻、薄層磷化膜,應著重檢驗磷化與油漆配套后的耐蝕性及機械物理性能。對于這類磷化,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耐蝕防護,其耐蝕性是最為重要的指標。起潤滑作用的磷化主要用在冷加工方面,一般是鋅系。耐磨減摩磷化是用于載荷摩擦運動的工件,常規的是錳系磷化。對于起潤滑作用的磷化,主要檢驗外觀、膜重、耐蝕性以及皂化后的滑潤性,有時要測定摩擦系數。
以改善磷化膜的陽極溶解性能,而表面調整工序會使錳系磷化膜更細密。鋅鈣系磷化是鋅系磷化的改進型,它具備鋅系磷化的一般特點,由于引入Ca2+,它抑制了磷酸鋅晶粒的粗大趨勢。因此只要加入足夠的Ca2+,就能形成顆粒狀晶粒細密磷化膜,如果Ca2+的含量不夠,仍將存在部分粗大的磷酸鋅晶粒。鋅鈣系磷化一般用NO3-作促進劑,也可與ClO3-混合使用,但極少與NO2-混合使用。鋅鈣系磷化不表面調整處理照樣能形成細密磷化膜,不用膠體鈦表調而用草酸型表調,因為它可除“次銹”,對磷化非常有利。